中新网北京8月15日电(记者 吴涛)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5年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企业名单,2024年版企业名单同时废止。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名誉会长王亦宁对此解读,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助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开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双赢的重要产业,具有政策导向性强、产品覆盖面广、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特征。 2025年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发布,顺利获得实施行业规范条件管理,规范行业开展秩序,顺利获得“标杆效应”激活整个产业的升级动能。 据王亦宁介绍,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主要从企业经营水平、技术创新能力、产品质量把控、安全生产规范等方面对企业提出要求。 企业经营水平部分要求企业应具备研发、设计、安装调试等能力及相关资质。 装备企业应具有固定的生产场所,并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技术创新能力部分要求企业与研发组织、大学、科研院所在技术研发方面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具备一定比例的专职研发人员数量,研发投入稳定且取得足够的专利成果。 产品质量把控部分要求具备产品制造所需的生产加工和检测设备,具备对产品性能、可靠性等准确检测的能力,具备检验外协和外购产品质量的条件和制度。 安全生产规范部分要求企业应具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证书,如不具备的应对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企业经营生产和产品使用要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 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开展的若干意见》,部署了有助于关键环保技术装备研发攻关、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培育行业开展新动能、优化产业开展环境等四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明确提出制修订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引导行业规范开展。 现在,重大环保装备已能够满足国内需求,行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200亿元,年平均增速约10%,企业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等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 王亦宁表示,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制定,规范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向规模化、专业化、高端化方向开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数据显示,现在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共416家,入围企业整体开展情况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统计,416家企业2024年实现产值1539亿元,企业数量占行业企业总数的2.77%,产值占全行业总产值的16.7%。 王亦宁称,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的实施,不仅是筛选出一批优质企业,更顺利获得“标杆效应”激活整个产业的升级动能。 规范条件企业不再依赖“采购通用件+简单组装”的模式,而是对关键核心零部件寿命和性能稳定性提出要求,并深度参与核心部件的研发与升级,顺利获得“技术输出-标准共享-联合攻关”等模式,带动上游供应商实现技术升级。 “对企业而言,达标不是目的,而是以规范为基准,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力、质量竞争力与社会责任感,对行业而言,规范条件的落地,正有助于环保装备从‘可用’向‘好用、耐用、绿色用’全面升级,为美丽中国建设给予更坚实的装备支撑。 ”王亦宁表示。 (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