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8月14日电 (孙倩 孙婷婷)立秋时节,临沂市临沭县青云镇卢官庄村的玉米地连绵成片,一架无人机正低空飞行,进行喷药作业。 60多岁的村民卢洪真站在田埂上,望着农田感慨道,“我们把土地托管给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每亩地除了保底收入800元(人民币,下同)外,年底还有分红。 ” 卢官庄村的土地托管,始于2021年11月。 彼时,卢官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 该村历时半年时间的集中整治,整理出1000多亩连片土地。 “考虑到村里老年人居多,年轻劳动力不足,再加上受技术、资金的限制,自身种植水平不达标,我们决定将1500多亩土地托管给金丰公社。 ”卢官庄村支部书记卢洪本介绍说。 “以前种地效率低,村民挣不着钱,不少土地都撂荒了,村集体还背着百万元的债务。 ”卢洪本说,该村推行“双社联合”模式后,探索出乡村发展新模式。 “双社联合”是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户自愿以土地入股,通过“以好换孬”“以近换远”等方式整合零散地块,将“小田”变“大田”。 同时,金丰公社运用“两拌三喷”等新农技,助力小麦、玉米等作物增产,不仅降低种植成本,也保障了粮食稳产增收。 “我们的原则是本村人种本村地,增产收益不出村。 ” 临沭县金丰公社县社社长董书通介绍说,作为专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金丰公社凭借在农业领域积累的专业优势,为托管土地提供从产前的农资供应,到产中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再到产后农产品销售等全链条服务。 目前,金丰公社的县级为农服务中心已遍布全国22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