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突然一阵剧烈瘙痒,痒!痒!痒!宝宝小手来回抓屁屁、哭闹不安;宝妈扒开宝宝屁屁查看,吓一跳,发现宝宝肛门上藏着线头样的“小白虫”。 这些“小白虫”就是宝宝屁屁痒的元凶,它叫蛲(náo)虫。 认识蛲虫 蛲虫,学名蠕形住肠线虫。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主要寄生在人体盲肠、结肠和回肠下段。人们普遍易感,但儿童感染率显著高于成人,具有托幼组织聚集性和家庭聚集性的特点。雌虫大小约为8~13毫米长、0.3~0.5毫米宽,雄虫大小约为2~5毫米长、0.1~0.2毫米宽。 当夜间睡着后,肛门括约肌松弛时,蛲虫雌虫就会悄悄爬出肛门,在附近皮肤大量产卵,引起皮肤强烈的瘙痒。 蛲虫是怎么感染的? 雌虫的产卵活动可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瘙痒,强烈的瘙痒感,使人不自觉地去抓挠肛周皮肤,将虫卵带向各处,吞入或吸入虫卵从而引起感染。 自身感染:感染期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蛲虫卵在患者指甲内或皮肤上可存活10天,在室内可存活21天,吮吸手指或不洗手抓取食物,就会形成“肛门—手—口”的自身感染。 接触感染:接触被蛲虫卵污染的食物、水源、物品(玩具、被褥、家具等),不洗手吃东西就会将虫卵食入,引发感染。 吸入感染:蛲虫卵可飞散到空气中,或附着在飞扬的尘土中,随着呼吸将虫卵吸进体内,使人感染。 逆行感染:肛门周围孵化的幼虫可能再钻入肛门到达肠内发育为成虫,引起逆行感染。 蛲虫感染的症状有哪些? 最典型的症状是肛门及会阴部瘙痒(尤其是在夜间),常伴有噩梦、失眠、烦躁不安、食欲不振、夜间磨牙及夜惊等症状。 少数情况下,蛲虫可异位寄生,可导致蛲虫性阑尾炎和泌尿生殖系统病变,如阴道炎、子宫颈炎、内膜炎、输卵管炎和输卵管脓肿,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炎症,腹腔炎、盆腔炎和蛲虫性肉芽肿等。 怀疑感染了蛲虫怎么办? 及时就医是关键,要相信医生的专业诊断,如果确认感染了蛲虫,一定要按照医嘱服用阿苯达唑、甲苯达唑、噻嘧啶等治疗药物。 如何预防? 要想不让蛲虫反复“拜访”,关键在预防,建议实行以下几点: 勤洗手:饭前便后、玩耍后都要用流水彻底洗干净手,这是重中之重。 注意个人卫生:讲究个人卫生,不吸吮手指、勤剪指甲。 加强环境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床单、被褥、衣物、玩具和食具等,实行托幼组织和家庭卫生。全国监测发现,近些年蛲虫的感染率保持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家长朋友们无需过度担忧,只要实行日常卫生防护,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就能有效预防蛲虫感染。/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