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观察/郑峻这周正好是特斯拉上市15周年。从当初的电动车先行者,到现在市值万亿的车企第一股,马斯克用了十多年时间,与特斯拉一道登上巅峰。
十五年后,面临着内忧外患,马斯克已经绝口不提电动车的宏伟目标,而将特斯拉的未来蓝图转向了无人车和机器人。然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特斯拉最大的不确定因素。
从破产边缘到市值万亿
15年前的6月29日,特斯拉在纳斯达克完成首次公开募股(IPO),融资2.26亿美元。尽管那天美国股市整体走低,特斯拉上市首日依然强劲上涨40%,市值达到22亿美元。特斯拉上市有着重大意义,因为这是自1956年的福特汽车以来,半个多世纪以来第一家上市的美国车企。
前一天刚满39岁(他的生日是6月28日)的马斯克带着家人和公司高管,来到纽约曼哈顿意气风发完成了敲钟仪式。英国女演员塔卢拉·莱利(Talulah Riley)当时还是他的未婚妻,两人在当年9月完成婚礼。
上市钟声响起的时候,马斯克兴奋地高举左手做出胜利的手势。这是他第一次成功带领公司上市。尽管他是PayPal联合创始人和最大个人股东,但早就被排挤出局,PayPal后来的开展和上市都是在彼得·蒂尔(Peter Thiel)领导下完成的,已经淡出公司一年多的马斯克根本就没去敲钟仪式。
在PayPal上市八年之后,马斯克终于带领特斯拉实现了自己的上市里程碑。虽然特斯拉并不是他创办的,但这家公司却深深刻上了他的个人印记,与他无法分割。马斯克是在特斯拉创办半年多之后,以最早投资者身份加入并出任董事长的,随后在2018年踢走创始人亲自担任CEO兼董事长职位。
特斯拉上市的时候,或许没人能想到这家前一年差点破产的小公司,会成为日后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全球车企第一股。毕竟当时特斯拉只卖出了1000多部Roadster跑车,累计收入仅为1.5亿美元,此时距离Model S上市还有两年时间。
那个时候,马斯克努力向资本市场展示他的雄心与梦想:一家远离美国汽车行业中心底特律的小公司,能在高科技中心硅谷,克服技术与资金挑战,做出受到大众市场欢迎的电动车。这是一条荆棘之路。
2010年电动车还是极为小众的产品。IEA的数据显示当年全球纯电动车销量只有1.2万辆,占全球新车销量比重只有0.016%,卖得最火的是日产Leaf。特斯拉是美国电动车的领头羊,但只有一款售价超过10万美元的跑车Roadster。
当时与特斯拉竞争的先行者现在几乎都死了。同期的Fisker尽管更快量产交付,却因为无法解决电池问题以及飓风袭击,最终资金断裂只能破产。更没想到的是,十多年之后,转世投胎的Fisker二世还是没有逃过破产命运。特斯拉也差点死在了2009年。马斯克接替CEO职位之后,在短短一年半时间筹集了6亿多美元,渡过了资金困境,这才有了后来的上市可能性。其中包括他自己最后的4000万美元资金,丰田与戴姆勒各投了5000万美元,以及最为重要的来自美国政府的4.65亿美元低息贷款。
没有美国政府的汽车扶持贷款,特斯拉已经死在了2010年初,就不可能有后来的上市和辉煌。为了得到这笔救命贷款,马斯克毕恭毕敬地追着奥巴马政府能源部的项目负责人求审批。那一年,特斯拉拿到贷款又成功上市,这意味着终于上岸,可以从容推进Model S的量产上市。
2013年特斯拉发债10亿美元,提前九年还清了美国政府的贷款。而当初Fisker虽然拿到了更多的5.3亿美元贷款(实际到账1.9亿美元),却依然死在了资金断裂上。到Fisker破产拍卖时,美国能源部最终只回收了5300万美元。
马斯克成功了。过去十多年时间,特斯拉先后推出了Model S、Model X、Model 3、Model Y和Cybertruck,不仅成为了全球销量最大的纯电车公司,去年营收超过1000亿美元,更成为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全球汽车第一股,是美国市值第八大上市公司,仅次于诸多AI、互联网与芯片公司。
15年时间过去了,如果当时有投资者买了1万美元的特斯拉股票,并持有到现在,那么这些股份价值超过300万美元,投资升值300倍。而如果这些钱投资标准普尔500指数,那么现在只价值5.7万美元。与此同时,马斯克也成为了现任全球首富,现在个人资产超过4000亿美元。
自动驾驶才是未来
然而,上市十五年之后,特斯拉的梦想已经不再是卖更多的电动车了,特斯拉的价值也已经与电动车没有关系。至少马斯克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向投资者推销的:特斯拉的未来价值取决于无人车和机器人。过去这个周末,是马斯克的54岁生日。他并没有为自己庆生,而主导了一场特斯拉特有的营销:一辆全新的Model Y从德州奥斯汀工厂驶出,全程没有司机,走高速过街道开了半小时,最终交付到预定车主面前。当然,特斯拉的安全团队在远程监控着整个过程。
科幻小说一般的交车过程,这是马斯克最擅长的营销手段。他需要用这个片段,向外界证实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能力。过去一周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奥斯汀的试运营,虽然展示了FSD的无人驾驶性能,但也暴露出了诸多技术痼疾。
在推出无人车试运营的过去一周,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了9%。这也解释了马斯克和特斯拉为何迫切需要推出“Model Y自己送车上门”营销攻势。不过,Model Y交车的路况条件与技术难度,与真实上路载客并不是一回事。
对现在的特斯拉来说,自动驾驶就是价值所在。质疑特斯拉FSD,就是在打压特斯拉的股价。马斯克在财报会议上明确表示:“如果有人不相信特斯拉会解决自动驾驶问题,我认为他们不应该投资这家公司。”他补充说:“我们会做到,我们正在做到。”
在L4级别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特斯拉起步并不算早。谷歌的Waymo已经在美国多个市场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百度也在中国推出了Apollo Go。但与这些直接从L4级启动的无人车公司不同,特斯拉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案和商业模式,从L2+级别辅助驾驶升级。
与谷歌百度高度定制改装、基于高清地图和多传感器、造价昂贵的L4级别无人车相比,特斯拉的无人车就是常见的Model Y搭载FSD,没有经过什么改装。无论从成本还是数量上,特斯拉技术方案都拥有巨大的优势。
理论上,任何一辆搭载FSD以及新硬件的特斯拉都能用于出租车服务。显而易见,如果特斯拉FSD可以胜任这一任务,那么就可以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拓展市场。这也是马斯克从2016年就开始畅想的特斯拉未来。
视觉方案存在缺陷
上周特斯拉在总部所在的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推出了诸多限制的无人车试点服务:只面向受到邀请的亲特斯拉的网红和车主,只在奥斯汀路况良好的地区运营,副驾驶坐着安全员可以随时接管和制动,遇到恶劣天气就主动暂停业务。
然而,即便有如此多的谨慎措施,特斯拉无人车上周还是暴露出了不少技术问题,其中更有FSD纯视觉方案的先天缺陷。试乘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诸多视频显示,这些特斯拉无人车已经出现了十多次或轻微或严重的问题,只是所幸有安全员及时干预,没有造成事故罢了。这些问题包括:行驶过程中突然减速,甚至停在道路中间;开错车道,压上路沿;停在禁止停车区,在限速路段超速;甚至还有面对前方卡车倒车时,没有减速保持距离。每一个都是事故隐患,都有可能引发事故。
短短一周时间,坐在副驾的安全员已经不得不多次接管车辆以避免发生事故;甚至还有一次,安全员只能直接坐到驾驶位,把报错崩溃的车辆开走。显然,这种无人车水平距离马斯克所称的“车内无需任何人”有着巨大的差别,也不是一辆Model Y自己交车的营销可以化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令人担忧的隐患事件来自仅10至20辆车的车队,而运营范围仅限于工程师手动绘制的城市极小区域。马斯克此前雄心勃勃地承诺,要在在启动后的“几个月内”在奥斯汀部署超过1000辆无人驾驶出租车,并到2026年底在美国道路上运行100万辆此类车辆。
但实际的测试结果来看,特斯拉FSD还远远达不到Waymo全无人车那样的水平,必须始终有安全员坐在车内紧急接管或者制动。FSD的安全性能依然还是一款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无法做到完全无人驾驶的地步。
一些明显违规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注意,包括明显超速行驶,以及跨越道路双黄线等等。该组织上周已联系特斯拉以获取更多信息,但尚未启动正式调查。特斯拉在奥斯汀推出试运营之前,NHTSA就要求他们给予技术应对方案。
在这些暴露出的问题中,毫无缘由的突然减速刹车(又称幽灵刹车)是FSD过去几年最常见的问题,特斯拉并没有有效解决这个缺陷。2022年底旧金山海湾大桥八车连环追尾事故就是因为FSD突然在行驶过程中减速刹车导致的。
外界普遍认为,幽灵刹车是特斯拉纯视觉解决方案的先天缺陷,摄像头在太阳光照射带来耀斑等情况下,会判断错误误以为前方存在障碍物,从而导致车辆突然减速或者刹车。相比之下,装备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谷歌无人车,即便是摄像头因为意外情况突然失灵的情况下,也可以顺利获得其他传感器手段进行安全评估,从而避免车辆驾驶出错。
而碾过路沿则是L4级别无人车不可接受的错误。2022年,小马智行的道路测试车曾经硅谷路测时出现这一状况,最终导致他们的加州全无人测试牌照被暂停。不过,特斯拉这次试运营是在德州,而不是在加州。
如果按照马斯克的设想,在FSD技术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大规模推广自动驾驶车队,未来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安全隐患,甚至引发致命事故。而一旦发生类似事件,可能对特斯拉的品牌形象与公众信任造成重大打击,进而影响其在全球自动驾驶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这是马斯克必须深思熟虑的决定,至少现在特斯拉技术团队还是非常谨慎地对待无人车载客试点。甚至有乘客反映,特斯拉技术团队因为天气预报即将有大雨,担忧FSD在雨中的表现,而请他们提前下车。
当然,特斯拉的未来还有机器人。马斯克表示,特斯拉迟早会推出像《星球大战》里面那样的人形机器人,预计今年年底就会有数千部Optimus在特斯拉工厂工作,明年就会上市交付。他还画了一张巨大的饼:相信未来特斯拉市值会因此达到25万亿美元。
电动车已经不再提
那么,现在的核心业务电动车呢?五年前马斯克曾经公开提出,计划特斯拉2030年实现年销量2000万部,结果这一宏伟目标只提了两年,特斯拉销量在2023年的180万部就停止增长,去年出现了销量下滑,今年降幅更为严重。
年销量2000万已经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马斯克从去年开始已经不再提起这事,特斯拉也在网页上删除了这一目标。而且,马斯克甚至都不再讨论如何提升特斯拉销量,甚至在财报电话会议上也绝口不提。
或许他也已经默认了现实。特斯拉当前面临的不是‘增长放缓’,而是‘销量下跌幅度有多大’的问题。没人知道,特斯拉今年销量会下跌多少,按照现在的低迷状况,可能跌幅会超过10%。
看起来,马斯克无法止住特斯拉的颓势。继去年全年销量下滑1%之后,今年第一季度销量下滑13%,而第二季度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更为糟糕的是,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欧洲,特斯拉在三大核心市场都无法止住销量下滑的颓势。就在上周,马斯克解雇了特斯拉负责汽车制造和运营的副总裁奥梅德·阿夫沙尔(Omead Afshar)。阿夫沙尔追随马斯克多年,还曾效力过SpaceX;马斯克也会将秘密项目托付给他。特斯拉内部调查显示,2022年他曾经帮助马斯克寻找某些非常特殊的建筑材料,外界怀疑这是马斯克的私人项目。
业务下滑这么严重,总要有人因此负责,但马斯克是不可能下课的。谁都知道,特斯拉的销量下滑有市场竞争加剧的问题,也有产品青黄不接的问题,更有品牌形象严重受损的问题,而这完全应归咎于马斯克
马斯克曾经是特斯拉最好的形象代言人。他先后创建或打造了PayPal、SpaceX、特斯拉、Neuralink等诸多前沿科技企业,被赞誉是“乔布斯接班人”和“硅谷钢铁侠”。创新领袖的良好形象和营销能力,给特斯拉省下了巨额推广费用,吸引了诸多潜在车主。然而,过去两年马斯克的诸多言行,却给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带来了严重的损害。马斯克是最大变数
作为全球电动车和新能源龙头企业的负责人,马斯克却出于其他考虑,站到了保守派一边,投入近三亿美元帮助特朗普再次当选。后者上台之后立即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大力开展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削减对新能源的扶持补助政策。而与特朗普政府高度绑定的马斯克,也让自己站在了所有关注环保的特斯拉目标用户的对立面。
根据行业组织Brand Finance的评估,2024年特斯拉的品牌价值下降了26%,陆续在第二年下降。这还是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之前的评估。在特朗普上任的前几个月,马斯克和特朗普政府的形象高度绑定,暴力裁员和削减预算遭到了全美国民众的示威抗议,争议言论和站队极右党派更是在欧洲成为了千夫所指的反派形象。
这些品牌与商誉的损害,都由特斯拉来承担。尽管特斯拉仍有众多狂热粉丝和大多看涨的分析师,但华尔街对马斯克的未来承诺持怀疑态度,或者认为现在的市值已经包括了未来的梦想故事。今年特斯拉股价下跌约16%,表现远逊于主要美国指数,且落后于所有大型科技同行。
更为重要的是,特斯拉业务上的最大阴影是马斯克的不可预测性。剧烈波动从来都是特斯拉股价的日常,特斯拉投资者也逐渐习惯了这一切。在过去15年中,特斯拉的股价在超过40个月里单月涨跌幅至少达到20%。
但现在马斯克的情绪反应似乎有点夸张。马斯克暴怒手撕特朗普的当天,特斯拉股价暴跌了14%,投资者战战兢兢地看着这对“最特殊的政商搭档”以一种难以置信的方式翻脸,担忧着未来特朗普政府对电动车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打击。马斯克很快就低头认错甚至忏悔,似乎也取得了特朗普总统的原谅。不过,两人的关系到底能够修复到什么程度,依然是个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特朗普和共和党政府会继续推行倾斜传统能源政策,取消拜登政府对新能源以及电动车的补助政策。
在《大美丽法案》中,共和党人不仅要取消7500美元的电动车购置退税,还要取消对充电设施项目补助,更计划对美国电动车主征收每年250美元的额外电车税(参议院和众议院版本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此外,共和党人还同意提前结束对太阳能和风能的补贴。
显然,这些措施会有助于电动汽车成本上升,打击消费者购买意愿,减缓美国电动车的普及速度;还会给新能源投资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放缓可再生能源建设。然而,这些都是特朗普政府早就承诺的事情,并不是在上台之后才突然宣布的。
享受了民主党政府十多年时间的新能源与电动车补助措施之后,马斯克似乎对这些行业政策都觉得理所当然。等到共和党政府要取消这一切,他才意识到可能给特斯拉乃至美国新能源行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看起来,马斯克这几天又有点坐不住了。他不断在X平台上抨击《大美丽法案》中取消新能源与电动车的激励措施,只是相对理性地就事论事,没有像月初那样点名批评特朗普总统,只能侧面赞赏中国在太阳能与电动车领域的成就。
这一次,马斯克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吗?